做一个幸福的特教老师
作者|刘晓卉老师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是一个新人,但正是因为“新”,也才感触颇深。在这个特殊行业里,我认识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下来就特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但他们也同样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脸上挂着的是纯真无邪的笑容,这份笑容深深的打动了我,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是幸福的。
记得刚来这里,接触到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来自东北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卢政霖,是一个7岁大的男孩。即将步入小学的他,由于语言发育迟缓,他很自卑、无语言,不会与人互动交流。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很羞涩,甚至不敢看我。而当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表达的时候,我们却又听不懂,有时他会着急地哭起来。当下我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教会他如何去表达,让别人可以听懂他说话,帮他树立自信。
在前面几个月里我主要负责这个孩子的音乐游戏和感统训练课。第一个月,我和他都处于相互适应了解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他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于是我详细制定了团体课程的目标,在课堂上我希望他能养成听和看的好习惯,以及培养他的竞争合作、自我保护、基本的交流技巧、课堂中的等待、跟随、关注等意识。让他能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进行简单的交流与沟通。刚开始的时候,他很羞涩,不会主动说话。我就尝试采取音乐,游戏介入等方式,让他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在上课时与他多说话,让他逐渐理解我说话并简单的回应我,但是这一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原因导致语言输入很少,他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去改变,好在他是一个很努力的小孩,一次听不明白我的话,他会选择再去听我讲,我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终于他在课堂上的话慢慢的多起来了,他也会学着去表达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取得小小的进步后,我开始意识到孩子更需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培养孩子自信表达的有效途径。按照普通的心理学原理,人在比自己强大的对象面前会表现的更自卑,而那些不自卑的人是因为拥有更好的心智和思想。于是我决定在孩子面前表现的不要那么聪明,偶尔装装傻,孩子会更有表达的兴趣和信心,及时的给予他适当的表扬,同时课堂上也让他扮演小老师,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慢慢的这个孩子开始变得自信了,也开朗了许多。每天早上到学校,见到老师们开始主动问好,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团体课上唱歌跳舞表现地非常积极、主动,会主动协助老师收拾教具,在其余小朋友需要帮助时主动帮忙,当自己需要帮忙时,也会主动表达,一步一步的看着这个孩子慢慢发生变化,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与感动。虽然改变的时间会很漫长,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今后他会成长的越来越好。
其实从事这份工作以来,看到这些孩子可爱的笑脸,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觉得一个人只有感到幸福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满足的。世界上的东西越分越少,唯独这份特别的爱越分越多。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成都爱心学苑特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