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到6岁社交技巧里程碑及训练关键点!
●会自发地微笑 ●对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会注意自己的名字 ●能回应“不可以”的指令 ●能模仿简单的动作 ●能在镜子和照片中,辨认自己 ●用名字提到自己 ●自己独乐;会一个人玩耍 ●从玩耍中模仿大人的动作 ●能帮忙收拾东西 ●愿意接近其他孩子玩 ●会观看其他孩子;并很快能加入他们的玩耍 ●会保护自己的玩具,不被别的小孩拿走 ●开始玩扮家家酒 ●象征性地使用玩具,自己编剧假想玩 ●能参加简单的小组团体活动 ●知道自己的性别 ●会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开始有互动 ●愿意分享玩具;在协助下能轮流 ●开始有剧情的表演,能表演一部完整的剧情 ●与其他孩子能一起玩耍和互动 ●剧情的表演更接近现实,会注意细节、时间和空间 ●会玩假扮人物 ●对性别有探索的兴趣 ●会选择自己的朋友 ●会玩简单的桌面游戏,例如掷骰子跳格 ●能玩竞争比赛的游戏 ●能加入合作的团体游戏,其中包含团体决议、角色分配和公平参与
仅仅是知道社交发展里程碑、知道孩子“落后”,肯定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该知道,能够加入活动的社交元素有哪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方向、更有目的地进行社交方面的干预训练。 基础沟通 看、指、应、说、点头同意、摇头不同意、征求意见(“我可以吃海苔吗?”而不是“海苔”,“带我去上街,好吗?”而不是“要上街”)、提问、参照大人的眼神和表情来知晓自己行为的可行还是不可行、告诉(“妈妈,外面下雨了”)、显示(“妈妈看,苹果”)、炫耀(”妈妈,我的积木搭好了”,而不是独自搭好推到有搭)、得意、吹牛(“小白,我家里有一千辆汽车”)等等...... 情绪情感 知道他人感受和情绪,猜测他人想法,学习与同伴分享物品、分享情感(快乐、痛苦、悲伤)、让位置、端茶给别人喝……发起对话、维持对话、询问、语言求助、啼哭求助、赞美、祝贺,同情、安慰等能力。 社交基础 通过集体游戏,懂得集体社交规则,比如轮流、互利、共享,谦让,随大流,妥协等好的社交能力,也不妨学习一些告状、讨好、埋怨、抵赖、搏嘴、撒谎、圆滑、对骂等看似不好但实际生活中却也应该会有的社交手段。 语言运用 听懂隐喻,比喻、惯用语,成语及语调变化等语言规则,喜悦、羡慕、内疚、妒忌、怨恨等情绪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适应 最终,要实现的能力是“荣辱感”,知荣辱、知好歹、指亲疏、知安危等等,这是孩子们能够融入社会、上幼儿园、上小学乃至日后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要求。
关键的关键:别让孩子一个人独自忙着和独自闲着! 这里的“独自忙着和独自闲着”包括孩子安静地独自玩耍,也包括孩子不停地独自跑动......只要是孩子“一个人”的活动,都要尽量避免。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让孩子处在与他人互动/社交的情景和活动中! 普通儿童的社交能力几乎是本能地学会的,而自闭症孩子是训练出来的。 需要提示一点,每一个患自闭症孩子都不一样,需要在某一项活动添加什么社交元素,也是有讲究的。 正规评估当然好,但是也可以自己评估,按照“观察-记录-分析-计划-执行“这样的一个路径,重点对孩子在与父母以及小朋友一起时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的社交进行评估,也可以设计出个性化的社交元素训练法。 也许一开始很难,但请务必坚持下来,然后你会发现社交真的随时、随处都可教! 内容来源参考:公众号《孤独症小助手》